一、 循環水術語
1、 循環冷卻水系統 2、 敞開式系統 3、 密閉式系統 4、 藥劑 5、 異氧菌數 6、 粘泥 7、 粘泥量 8、 污垢熱阻值 9、 腐蝕率
| 10、 系統容積 11、 濃縮倍數 12、 監測試片 13、 預膜 14、 間接換熱 15、 旁流過濾水 16、 藥劑允許停留時間 17、 補充水量 18、 排污水量 19、 熱流密度 |
二、 故障
(一)、沉積物的析出和附著原理和解決方法
⑴沉積物的析出和附著原理
一般天然水中含有的重碳酸鹽,在循環水系統中,重碳酸鹽的濃度隨著蒸發而濃縮增加,當濃度達到過飽和狀態時,或者在經過換熱器傳熱表面使水溫升高時,會發生下列反應:
冷卻水經過冷卻塔向下噴淋時,溶解在水中的游離要逸出,這就促使反應向右進行。
沉積在換熱器傳熱表面,形成致密的碳酸鈣水垢,因它的導熱性極差,影響換熱器傳熱效率,嚴重時可造成管道堵塞。
⑵、控制方法
1、沉積物的控制
a)水垢的控制有:①離子交換樹脂法:是讓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,將Ca2+、Mg2+從水中置換出來并結合在樹脂上,達到從水中除去Ca2+、Mg2+的目的。缺點:成本較高,如補充水量較小的循環水系統可采用。
②石灰軟化法:補充水未進入循環冷卻水系統之前,在預處理時就投加適當的石灰,讓水中的碳酸氫鈣與石灰在澄清池中預先反應,生成碳酸鈣沉淀析出,從而除去水中Ca2+。優點:成本低,適用于原水鈣含量高而補水量較大的循環冷卻水系統。缺點:投加石灰時,灰塵較大,勞動條件差。
③加酸:投加硫酸,穩定重碳酸鹽。缺點:加酸后,循環水pH值會下降,如不注意控制加量過多,則會加速設備腐蝕。人工分析pH滯后,最好配有自動加酸、調節pH值的設備和儀表。
④通CO2氣:針對有些化肥廠和化工廠常有多余的CO2氣,將其通入水中,穩定重碳酸鹽,反應如下:
缺點:因冷卻水通過冷卻塔時,CO2氣易從水中逸出,因而在冷卻塔中析出碳酸鈣,堵塞冷卻塔中填料之間的孔隙。這種現象稱鈣垢轉移,因此采用有困難。
⑤投加阻垢劑:結垢原理:從水中析出碳酸鈣等水垢的過程,就是微溶性鹽從溶液中結晶沉淀的一種過程。按結晶動力學觀點,結晶的過程首先是生成晶核,形成少量的微晶粒,然后這種微小的晶體在溶液中由于熱運動(布郎運動)不斷地相互碰撞,和金屬器壁也不斷地進行碰撞,碰撞的結果就提供了晶體生長的機會,使小晶體不斷地變成大晶體,也就是說形成了覆蓋傳熱面的垢層。
解決方法:我們通過投加某些藥劑,破壞其結晶增長,從而達到控制水垢形成的目的。目前使用的各種阻垢劑有聚磷酸鹽、有機多元磷酸、有機磷酸酯、聚丙烯酸鹽等。
2、污垢的控制:污垢是由塵土、雜物碎屑、菌藻尸體及其分泌物和細微水垢、腐蝕產物等構成??刂破浔仨氉龅剑孩俳档脱a充水濁度;②做好循環冷卻水水質處理;③投加分散劑;④增加旁濾設備等。